滑雪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深耕冰雪运动行业20年的创业者热潮刚刚
TUhjnbcbe - 2023/9/15 20:27:00

2月8日,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,谷爱凌以偏轴转体度的高难度动作,夺得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金牌。

GOSKI创始人赖刚回忆起这一幕,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议。几年前,作为国内首家签下谷爱凌的品牌,GOSKI曾拍摄过一部《少年志》的纪录片,记录下谷爱凌和苏翊鸣滑雪的日常,而后者也摘得了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的银牌。

纪录片《少年志》记录了谷爱凌和苏翊鸣滑雪的日常。视频截图

年“70后”赖刚选择进*冰雪行业,创建了单板滑雪领域垂直社区“单板地带”,以及滑雪专业社区平台“GOSKI”,还成立了自己的雪具用品连锁品牌和品牌代理公司。

年,赖刚的单板地带俱乐部开始举办滑雪青训营,苏翊鸣正是参与者之一。十年时间,青训营走出了很多滑雪“发烧友”,他们成为职业选手、教练或是其他相关的滑雪从业者。

从年第一次接触滑雪到年北京冬奥会举办,赖刚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飞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,冰雪运动相关企业从当年起开始快速增长,约55%的相关企业成立于近5年。年国内新增超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,同比增长24%。

“风口来了”,赖刚分享了20年来他对行业的观察,“未来十年还会高速发展,目前还远远没到成熟的时候。”

GOSKI创始人赖刚。受访者供图

“因为喜欢进入滑雪行业”

新京报:你是哪一年开始接触滑雪的?

赖刚:年那会儿,我在一个网站做体育频道采编工作。当时要做一个冰雪频道,想了解滑雪是怎么回事,就去了亚布力采访。我记得,在亚布力的第二天,就上了雪场的高级道,亚布力的6号雪道。后来天快黑了,我在山顶下不来,两个滑雪教练一前一后夹着把我护送下山,那次印象特别深刻。

新京报:当时国内滑雪圈是什么样的情况?

赖刚:年之后,北京才开始有滑雪场。北京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。在此之前,一些喜欢尝鲜的人只能不辞辛苦地去东北滑雪。在以前那种交通环境下,他们要到黑龙江、亚布力,或者到运动员训练的地方去滑雪。只有对这项运动抱有极大热情的人,才可能参与。所以那时滑雪的人是非常非常稀少的,基本都是专业运动员、从业教练、外国人等,滑雪这项运动很小众。毕竟参与的时间、经济成本都过高,这项运动远远没有进入到大众市场。

新京报:年辞职创业时,为什么会选择冰雪行业?

赖刚:当时是想先辞职,至于具体能干什么再说。观察了一番,觉得滑雪是个空白地带,而且自己也喜欢滑雪。既然这么喜欢,那就开个雪具店吧。在户外运动网站上公开征集到两个滑雪发烧友成为合伙人,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创业。

其实我不算是最早进入滑雪市场的一批人,年、年国外一些品牌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了。还有一批比我年纪更大些的发烧友,他们比我更早开始做这一行。当时中国滑雪市场处于萌芽阶段,滑雪运动品牌都是国外的,做事的是中国人。

新京报:创业初期是如何推广的?

赖刚:我和另一个创始人一起搭建了一个“单板地带”的滑雪论坛,我们在户外运动网站和“单板地带”发帖,围绕着怎么提高技术、如何挑选装备以及去哪里滑雪等滑雪爱好者的“痛点”发起讨论,也召集活动,分享游记攻略,每天有上百条的留言和上千条的回复。

我相信很多领域都是这样,总有这么一小拨儿人像火种一样,先被一个偶然的事情或者身边的朋友激发,然后网上搜索,搜到我们的滑雪论坛。一看已经有几十个或者说几百个用户在上面讨论这个事情,觉得挺有意思。这样的话,人就越聚越多。一两年以后,我们的“单板地带”就成为全国最大的一个滑雪网论坛了,很多滑雪人对“单板地带”还是比较有情怀的。

新京报: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?

赖刚:市场还是太小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,我第一年做这项生意的时候代理了一个国外的品牌,结果发现新的东西比较贵,根本就卖不出去。后来没办法了,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打折,就在地上搓两下,然后告诉别人这是二手的,或者这是损坏的,有划痕的,通过这种方式降价才渡过难关,要不然真的是束手无策了。

年“单板地带”青训营合照。图片来自GOSKI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深耕冰雪运动行业20年的创业者热潮刚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