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掀起冰雪运动热潮。
作者
吴桐
编辑丨李逸明
来源
野马财经
年北京冬奥会终于来了。
2月4日,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,正式拉开这场为期16天盛宴的帷幕。同时,北京也将成为全球首个“双奥之城”。
本次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、15个分项和个小项,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。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全部7个大项、15个分项的“全项目参赛”任务,共获得个小项个席位的参赛资格(含4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“赛中赛”小项),占全部个小项的95.4%。
场馆内,奥运健儿“全项目参赛”;场馆外,也早已掀起一阵全面的冰雪热潮。乘着冬奥会这股东风,冰雪项目,尤其是滑雪,顺势而起成为一项“全民项目”。大大小小的滑雪场都迎来了消费旺季。朋友圈、短视频App上,各种滑雪照、滑雪视频频繁出没,即便动作、姿势并不专业,照片、视频中的主角依然看起来乐此不疲。
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,截至年年初,全国室内外各类滑雪场数量已达个,覆盖29个省区市,相比年增长41%。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》显示,年我国室内滑雪场已有36家,数量全球第一。-雪季,国内滑雪人次已经达到万人次,进一步带动国产滑雪用品的品牌化。
体育总局此前发布的《冰雪运动发展规划(-年)》提到,到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亿元,预计到年达到亿元。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、以及冰雪产业链当中。在这场吸引了全球目光的冰雪盛宴中,哪些入局者能成为成功的“分羹人”?
为了迎接这场赛事,我国已筹备近6年时间,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到各种体育场馆、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当中。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,联想到去年日本东京奥运会,受疫情影响,本次冬奥会很可能赔钱,但是因为带动了全民冰雪运动热,增强国民体质,并带动冰雪产业上下游,将来总体会赚得更多。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这场赛事的到来,各种冰雪运动备受热捧,将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。
冬奥会带动全民滑雪,滑雪用品消费需求大增
刚刚过去的年冬天,如果你的朋友圈没刷到几张酷炫滑雪照就说明你out了。
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的《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统计调查报告》显示,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,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.46亿人,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.56%。
说起冬奥会带火的冰雪运动,滑雪无疑是其中之一。
滑雪这项运动号称“白色鸦片”,烧钱、易上瘾,是不少企业家、明星的“心头好”。雷军、柳传志、王石、刘永好、孙宏斌等商业大佬均为滑雪爱好者,那句风靡网络的“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”,正是雷军滑雪时在山上悟出的道理。此外,滑雪场也被评为最易偶遇明星的场合之一。
一位滑雪爱好者表示,目前,滑雪装备仍以国外品牌为主,尤其对于专业滑雪者和滑雪爱好者,一般首选国外品牌。尤其是,还有部分群体并非聚焦在滑雪本身,而是为了拍“大片”进行攀比。
“滑雪媛”这一群体,成为这种攀比之下的特殊产物。她们画着精致的妆容、带着“高端”的装备、穿着奢侈品牌的滑雪服,来到滑雪场的主要目的却并非滑雪,而是拍照。有人甚至会脱掉滑雪服,露出比基尼,在皑皑冰雪之中,展示自己的身材并拍照,被网友戏称“滑雪5分钟,拍照一小时,修图一整天”。在她们这里,滑雪场成了摄影棚,成立T台,成了红毯,成了名利场。她们身上的一套装备往往会上万元,甚至超过十万元。
但不管抱着什么样的目的,冬奥会的热度之下,滑雪运动风靡,全民滑雪兴起,也直接刺激了滑雪用品消费需求的高涨。
天猫年“双11”数据显示,滑雪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%;自年1月1日以来,唯品会上的滑雪装备订单量同比增长约70%;年京东年货节期间,冰雪运动相关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了%。
目前,国内涉及冰雪运动户外装备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探路者(.SZ)、三夫户外(.SZ),以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卡宾滑雪(.NQ)等。其中,探路者是国内最大的户外用品企业,产品涵盖户外服装、户外功能鞋和户外装备等系列,年,探路者股价最高一度冲到12.77元/股,相比去年初6元/股左右的股价翻倍。
探路者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.58亿元,同比增长41.5%;实现净利润.33万,同比扭亏为盈。三夫户外年前三季度营收3.47亿元,同比增长25.5%,但未能实现盈利。相比之下,卡宾滑雪的规模一直较小,近年来资金链紧张,年受疫情影响,业务几近停滞。
滑雪产业包括两大块,一个是滑雪装备,另一个是滑雪场。尽管滑雪运动风靡,但国内滑雪场盈利水平却回温乏力。有媒体报道,国内头部雪场之一的河北崇礼万龙滑雪场在年实现盈利之前,其创始人罗力曾多次坦言,亏损已有17个年头。滑雪场本身是个微利的行业,同时又有非常明显的淡旺季,国内大部分雪场都处于亏损状态的报道,也不时见诸新闻。冬奥会来临,滑雪热潮的兴起,给各家雪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,但如何破解四季运营难题,仍是雪场的运营者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。
谁能分羹“冰雪盛宴”?
冬奥会确实“热”了不少上市公司。
东方财富网显示,共有73家上市公司被纳入北京冬奥板块,在资本市场